Monday, April 27, 2009

民间影像作品校园巡展(福州站)印象记


[Photo by_Sally]


因为巡展的地点放在师大旗山校区这个偏僻的地方,我为此耿耿于怀了很久。设想要是场所改在苍山校区(因为是在市区),受众就不至过于局限在师大新校区的学 生了。特别是后来场地又更换,我一直说服策划人之一长川不要干这种事——这样整个影展的品牌形象会大打折扣。当然,传说中的师大美女真跟撒花似的满处都 是,光这点就够收买我了。

《高三》与周浩

他说他跟纪录片里的这些孩子谈到《高三》,他们也许得等到三十多岁后才能理解这部电影。他只是作为一名纪录片导演来解读自己眼里的高三,但影片里 有意无意流露出的青春感怀,励志性的元素几乎收买了大批经历过高三的学生们。也许等到过几十年这些孩子的后辈回头来看这部高三,那种现实生活的荒诞感已经 不仅仅是可笑,而显得不可理喻了。

采访周浩导演显得很失败。而我习惯性的停顿和紧张使得我的提问越来越令人不耐烦。他说话的语调低而优雅,后来便渐渐地失去耐性。交流所应具备的默契感在那时候被我肢解得愈是严重。

1.从给新华社和《南方周末》等媒体做图片记者转变为纪录片导演的身份,这两份工作的区别点在哪?
2.有评论认为你拍的《高三》像新闻报道的痕迹比较重,但作为电影就有点粗糙了,理由是不能雕琢出更内在的生存感受?
3.您拍纪录片的乐趣是否是因为,您吧当下一种状态给固定下来了,而不会随着时间消逝而消失?

对于第一个问题,他觉得自己不做的记者的原因,是因为自由度不够大,“不管是CCTV频道的还是纽约时报的记者,每个人背后代表各自的立场。而做纪录片相 比来说表达自我的自由度更大。”这也是他一直强调的自己对记者这份职业多多少少的存在的偏见。等到问第二个问题时,也许已经听过太多这样批评《高三》的说 法,他仅仅是习惯性地来自我评价这部电影。而我的初衷是希望他从技术角度上说说动态影像与静态图片之间的区别,或者更进一步,在我内心里一直疑惑的,是否 正是因为他作为记者的身份,使得其作品由于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深入不够而无法达到“更为内在的生存感受”。在被问到纪录片与剧情片区别的问题时,周浩谈到纪 录片只是让生活本身作为素材,他们拎着摄像机自自然然地拍摄录事实,而剧情片需要一些演员,从这个角度来说后者因此需要更高的成本。

《举自尘土》

这部以农村基督为题材的作品带给我特别大的惊喜。当观众越来越习惯去分析影像背后的动机之时,《举自尘土》的镜头有意地放缓,安静,适合让人回归到纯粹感 性的审美状态。甚至这镜头缓慢得让人耐不住性子,但是现在想来,那种干净的,充满记忆感的印象已经作为大脑的一部分储藏起来。一直在想,镜头里所臆造出的 那灰白色质——那如初洗涤自早晨的光线,是否是甘小二导演身上基督信仰散发出来的虔诚气质所使然呢。

某一方面,这部电影使我想起贾樟柯《车站》里的一个场景,镜头不慌不忙地拍摄整个扫地的镜头,在这里似乎找到了与《举自尘土》同样的缓慢特质。但当考虑到 影片声音处理上时,与贾樟柯电影里,将过去时代流散于大街小巷的声音尽收入镜头内的做法不同,甘小二导演谈到自己的声音处理时说“影像视觉可以是脏的,但 声音必须干净”——在放映《举》之前,他正准备去休息,走到一半又跑回来说亲自调试音响,这一小小的细节,多多少少能够看出他在声响方面的苛刻。对于他来 说,观众看到影像不好可以闭眼,但声音确是无可避免的。作为较早在基督题材上尝试的作品,他说自己在声音处理上完全需要自己去一步一步摸索。

后记:四月的一切


后来跟朋友提起待在巡展里的这两天是如何的好,不知道这样的怀念语气会重复多少遍。直到现在记忆里那两天时间,仍旧能感觉到那雨拍落到身上留下轻飘飘的湿 气,行走在师大校园时候阴霾天空和学生的朝气蓬勃。可一旦钻进放映场,迅速沉醉入影像里的愉悦,郝建老师与观众们做交流,传播学院的图老师在座位上给他的 学生们做简单观后解读,和长川在巡展放映后认真地讨论不足,摄影记者Sally在《静静的嘛呢石》里找到她热爱的西藏......至少巡展营造出来的电影 气氛因稀有而可贵,直等到这一个周末成为过去,回到正常的上班生活,那短短的记忆就变得新鲜,奇特,甚至得失去真实感,恍惚是硬生生地安插进本一直循序渐 进的生活里。我想如此在很多年后便有理由拿出来煽情,顺便回忆下关于四月的一切。

2 comments:

小静 said...

想去找你玩玩~

Loafe said...

啊,我都准备回学校了...